汉学既是对历史中国的研究,也是对现代中国的研究。不断推动世界中国研究,有利于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和中国道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第二届世界中国研究大会于10月13日至15日在上海召开,来自日本国内外约500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近代中国”这一主题进行深入讨论。通过对话交流,“学术界的中国”、“开放的中国”、“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等理念日益清晰,中国道路的文明意蕴、经验启示和全球意义得到深入阐释。 全球研究中国的热情由来已久。从传统研究视角到全球学术主题对话中,越来越多国家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国,共同为世界中国研究开拓视野、增添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世界中国研究。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活动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弘扬侨学”。 2023年,习近平主席向中国世界研究理事会和上海论坛发来贺信,强调将“继续推动中国世界学研究,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世界文明花园的繁荣注入思想力量和文化力量”,为推动中国世界学繁荣发展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作为一种跨文化的学术实践,世界中国圣艺术天然具有联系中华文明与外来文明的特点。中华文明在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发展,国学也在与世界其他文化的阐释中不断发展和丰富。许多学者将世界中国研究称为“中外交流的研究”、“文明互鉴的研究”。这是因为世界中国学既包含根植于中华文明的中国历史,又包含他人丰富多样的视角,共同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使双方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2023年中国研究贡献奖获得者、加拿大历史学家佛政民表示:“全球中国研究中的‘世界’一词强调克服文化之间的沟通障碍,主张弥合国家之间的认知差距不同文化和学术背景对中国问题的认识。传统和研究方法的碰撞与融合,不仅有助于向世界解释一个真正立体、全面的中国,也能在解释中国的过程中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了解,丰富人类文明的花园。在全球学界对“为什么是中国”的各种反应中,全球中国研究正日益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人类追求知识多样性、促进文明和谐共存的思想领域。 汉学既是对历史中国的研究,也是对现代中国的研究。近年来,中国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热度与日俱增,反映出各国迫切需要更新对现代中国的认识。许多学者研究中国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它自我与世界,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了解未来趋势。当前,中国正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强国、民族复兴事业。中国式的现代化超越了“旧近中西之争”,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者都极具吸引力。从高质量发展到新的优质生产力,从共建“一带一路”到世界四大倡议,中国热词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课题。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目标。世界汉学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将进一步丰富全球现代化理论,为各国现代化道路提供参考。 “中国是一本‘打开的书’。 “中国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共存哈“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认识越深,对现代化的未来就越有信心。”学者们的感叹揭示了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中国研究的重要性。 只有追溯历史的源头,我们才能认识现实的世界。只有追根溯源,我们才能认识今天的中国。文明之间只有互学互鉴,才能共同进步。面向未来,继续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中国研究,是帮助国际社会更好理解中华文明、中国道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解决时代问题照亮智慧、凝聚共识、实现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文化强国的思想文化基础。
黑料百科-探索暗黑猎奇外网登录入口的神秘世界
客服热线:400-123-4567
邮箱:admin@baidu.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